暨大主页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English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郭团/药学院师蕾/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毕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3-30 15:21 发布单位:光子技术研究院


2024年2月6日,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郭团研究员、药学院师蕾教授、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毕伟主任医师合作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融合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与微流控芯片集成技术实现阿尔茨海默病多种标志物蛋白分子的高精度测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暨南大学祖丽娇博士生、王溪铖博士生、刘鹏博士生和谢继为硕士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郭团、师蕾、毕伟以及意大利科学院Francesco Chiavaioli研究员。该工作由暨南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意大利科学院、哈佛医学院团队合作完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老年人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发病率不断升高。AD的主要特征是有害的蛋白(如AβTau等)在大脑异常聚集,导致脑神经元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进行性发展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日常活动和沟通困难。然而,现有AD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极其有限,通常在发病后数年才能确诊,错过了最佳的干预窗口期。

现有AD临床诊断技术主要包括PET脑影像分析以及脑脊液检测等方法。受限于高额检测费用及腰椎穿刺手术风险,这些方法不容易实现大范围早期筛查因此,发展精度高、操作简便、用时短的AD疾病标志物检测技术,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研究方向

 

暨南大学医工联合研究团队自2018年开始,持续联合攻关这一难题。联合团队设计研制出面向AD早期检测的倾斜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并结合微流控技术,实现了对AD不同病程阶段产生的不同形式蛋白(单体和寡聚体的高灵敏区分检测,为AD的早期发现、不同阶段病情鉴别、以及治疗的康复评估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联合团队将进一步研究该方案的在动物和人体样本中的有效性,攻克大量非同源样本的规律性分析,提升测量技术本身的灵敏度与稳定性,提供标准易操作的测量步骤,研制集成化检测仪器装置,并通过大量样本丰富完善分析模型、特征提取方法与软件操控系统。

郭团课题组长期聚焦于先进光纤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与新能源安全检测的机理创新与技术应用研究,在生物与能源领域发表Nat. Commun.4篇)、Light Sci. Appl.4篇)、Adv. Opt. PhotonicsEnergy Environ. Sci.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篇,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先后荣获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科技奖和最佳应用奖,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62035006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722505、广东省重点项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前沿新技术项目项目编号JNU1AF-CFTP-2022-a01216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8783

图文:王溪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