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主页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English

暨南大学校刊对光子所专访报道

发布时间:2010-01-20 00:00 发布单位:光子技术研究院


年轻的团队 “顶天立地”的梦想


               ——记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


它很年轻,诞生之日可从2009年4月份算起;它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它虽然刚刚迈步,却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光子技术领域内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它有一个“顶天立地”的理念,并在一步一步践行它的梦想。它就是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

 

 

 

从无到有的开始
  作为百年侨校,暨南大学经济、管理、文史等人文学科是突出的优势学科,理工科相对比较薄弱。而光电信息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学校领导考虑到学校综合发展的 需要,一直很重视该学科的发展,并于2009年4月成立了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直属学校管理,建立了独立的实验室,并配备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设备,希望立足于已有学科基础,与相关院系协同努力,大力加快暨南大学光电学科的发展。
  据团队带头人、光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关柏鸥教授介绍,研究所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光纤传感与通信领域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研究所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事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争创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进行应用技术攻关和实践问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科技产业服务。
  研究所成立之初,首先面临的是场地改造,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家里办公,为了不中断学术研究,团队成员经常奔波于穗港两地,借助于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条件开展实验研究。至今该研究所已经发表和录用A1期刊文章12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2010年该团队申报了4个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4个项目全部获批,成功率100%(全国平均成功率仅为20%)。根据科技处的统计,光子技术研究所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率和人均经费两项指标上都位居全校第一。
顶天:学术与国际平起
  按照“顶天立地”的理念,光子技术研究所在建所之初便立足较高的起点,如关柏鸥所长所说,做研究就要做出国际水平,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经得起国际同行的检验。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团队成员先后13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先后23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被美国SPIE Newsroom邀请撰写专文介绍团队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团队的学术风貌和国际同行对该团队的认可。
  2010年,光子技术研究所主办了两个国际性会议:与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共同主办了亚太微波光子学国际会议(APMP2010),关柏鸥担任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主办了亚太光学传感器国际会议(APOS2010),关柏鸥担任大会共同主席,会议高水准的学术报告和细致周到的会务工作受到了各国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据介绍,该所还将于2011年12月主办第十届光通信与网络国际会议(ICOCN2011)。
  除了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该所还多次邀请境外学者来学校访问交流,仅2010年就有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18人次来所访问交流、做学术报告、探讨合作等。
  另外该所还重视加强粤港合作,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光纤光子学联合实验室”,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共同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

立地:技术与实践接轨
  广州塔——“小蛮腰”的建成是广州人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它是世界上已建的第一高塔,也是广州城市的又一标志。而在“小蛮腰”全身的许多隐蔽处都装着这么一个装置——光纤倾角传感器,用来检测汇报“小蛮腰”的健康安全。这个光纤倾角传感器的发明者就是关柏鸥教授。
  据关柏鸥教授介绍,光子技术研究所研究的重点是:光纤传感器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实用性很强,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是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监测区域,在监测区域外界信号与光波相互作用,使得光纤中传输光的强度、波长、偏振态或位相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检测以上光参量的变化便可获知外界信息。光纤传感器具有防爆、抗电磁干扰,耐腐蚀,体积小,机械强度大等优点,适合于易燃、易爆场合、强电磁干扰、核设施空间环境以及可埋入被测物内部执行监测任务等。目前已经应用于灾害与公共安全监测、生态与环境监测、电力与能源设施监测等诸多方面。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巨大作用,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制定了这样的发展规划:以开发灵敏度高、抗干扰力强、可靠性好、小型化和智能化的光纤传感器及光纤传感网络为目标,开展各类新型光纤传感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光纤传感器工业化产品。除了“小蛮腰”之外,关柏鸥教授参与研发的新型光纤传感器还应用于香港标志性建筑——青马大桥的健康监测、香港九广东铁和香港地铁等公共设施监测上。目前,该团队正在与本地的一家上市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面向智能电网的光纤传感器技术。
  在光纤通讯技术的研究应用上,研究所以高速相干通信系统以及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波长交换光网络技术和光传输综合性能监控技术等方面为重点。团队成员从2007年开始承担国际著名通信公司“高速光信号传输”前沿技术攻关任务,至今已完成了攻关项目一至三期,在2008年实现了国内首个接近商用化样机的100Gb/s传输系统。

团队工作,“合力”为重
   “一个团队,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最重要的是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战。”这个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全部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他们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各1人。
  研究所特别重视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如前所述,该研究所在2010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取得100%成功率的不俗成绩,便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从选题、选择申报学科领域到人员搭配组合,团队内部都进行了统筹协调,特别是在申请书撰写上,团队成员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新成员具体指导和反复修改,这就确保了申请书的质量,保证了较高的命中率。
  在引进人才方面,团队围绕着既定的发展方向,积极在世界范围内物色人选,坚持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2010年引进了两位年轻的副教授,分别以第一作者发表了9篇和6篇A1期刊论文,具有突出的发展潜力,其中一位年仅27岁。
    正是这种“合力”为重的精神,让这支年轻的团队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正如所长关柏鸥教授所说,团队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融洽,让每一位成员能开心地工作,有事民主讨论,让团队成员有一种归属感,这样自然就会有凝聚力。

 

出处:暨南大学校刊545期第三版 梅刘柯